23M077 神經元與星雲:科普文本中的隱喻
日期及時間:
日期︰01.04.2023(六)
時間︰下午4:00 - 下午5:30
時間︰下午4:00 - 下午5:30
地點:
香港科學館地下課室
對象:
成人
青少年
語言:
英文

人們通常認為,科學話語並不(或至少應當不)使用隱喻。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。本質上,專業科學術語在很大程度上是隱喻性的,科學作者有時候會採用隱喻手法來解釋複雜難懂的概念,有時候這甚至是描述某種概念的唯一方式。與此同時,科普作家也會將隱喻用於更顯著的交際目的,例如談及「DNA條碼」和「基因編輯系統」,或是將恆星描述為一個「戰場」。
隱喻深深植根於思想之中,甚至有證據顯示它可以幫助確立科學研究的前進方向。隱喻表達再現、聚集和組合的方式會影響它們的整體效果。更重要的是,在《科學人》這類國際期刊中,隱喻表達被翻譯成各種語言(例如中文)的方式極具研究價值。
在本次工作坊中,我們將與你分享一些關於科學隱喻如何運作的想法,並通過我們發現的大量隱喻表達的例子來說明它們。 在工作坊的稍後部分,我們將開展更具互動性的活動,使你能夠更密切地體驗隱喻表達的趣味,例如,為英文隱喻揣摩最適合的中文翻譯。
隱喻深深植根於思想之中,甚至有證據顯示它可以幫助確立科學研究的前進方向。隱喻表達再現、聚集和組合的方式會影響它們的整體效果。更重要的是,在《科學人》這類國際期刊中,隱喻表達被翻譯成各種語言(例如中文)的方式極具研究價值。
在本次工作坊中,我們將與你分享一些關於科學隱喻如何運作的想法,並通過我們發現的大量隱喻表達的例子來說明它們。 在工作坊的稍後部分,我們將開展更具互動性的活動,使你能夠更密切地體驗隱喻表達的趣味,例如,為英文隱喻揣摩最適合的中文翻譯。
節目類型: | 工作坊 |
---|---|
學科領域: | 跨學科活動 |
圖片來源: | Mark Shuttleworth |
主辦機構: | 香港浸會大學 翻譯、傳譯及跨文化研究系 |
協辦機構: | 香港科學館 |
贊助機構: |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|
名額:
30
費用:
免費
報名日期:
現已開放報名
即日起至01.04.2023
報名手續:
網上預先登記,先到先得。請按此報名
備註:
參加者須準時於活動開始前 15 分鐘到達活動場地報到,逾時不候,名額會由其他在場等候的人士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補上。
查詢:
最後更新於:
03-03-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