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M016   科幻.科學



科幻電影不僅是娛樂,更是通往無限可能的大門,讓我們可以穿越時空,探索未來,以及反思科技發展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命運。

本節目由電影節目辦事處、香港太空館與香港科學館聯合策劃,選映了兩部膾炙人口的科幻電影:《星際啟示錄》(2014)和《人工智能》(2001)。每場電影均設映後談,科學家將應邀出席,與觀眾一起探討電影背後的科學。   

在《星際啟示錄》中,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,我們能不能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新的家園?與此同時,人工智能快速發展,可以幫助我們創造出與人無異的機械人嗎?正如《人工智能》的情節,一旦機械人擁有人的情感,他們與人的關係將有何改變?

科學與電影愛好者萬勿錯過!


映後談簡介

20.04.2025 
《星際啟示錄》
講者會介紹電影背後的天文物理學,例如黑洞、蟲洞和時間膨脹。
講者:陳文豪教授 (天體物理學家,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)

21.04.2025 
《人工智能》
講者會分享他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觀點,並在科幻電影的背景下評論故事中涉及的各種問題:人工智能、機械情感、倫理和道德。
講者:任揚教授 (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究教授,中大賽馬會「智」為未來計劃首席負責人)

活動類型:電影 ; 分享會
相關學科:天文學與太空科技 ; 電腦科學
圖片來源:電影節目辦事處,香港太空館及香港科學館
主辦機構:電影節目辦事處、 香港太空館、 香港科學館


活動日期及時間
《星際啟示錄》
20.4.2025 (日)  下午2:00 - 6:00
《人工智能》
21.4.2025 (一)  下午2:00 - 5:45

活動地點
香港太空館演講廳

對象
公眾

語言
粵語

名額
160

費用
免費

報名日期
不適用

報名手續
即場參加,名額有限,先到先得

查詢

hkspm@lcsd.gov.hk

備註
1. 電影為英語對白,配以中文字幕;映後談則以粵語講解。

2. 如遇特殊情況,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內容的權利。

3. 本節目內容並不反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意見。




最後更新: 09-04-2025